數據顯示,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076萬人,同比增加167萬人。疊加兩年多來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,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,就業市場壓力不斷增加。對此,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啟動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,教育部開展全國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就業專項行動,各地高校、企業也創新招聘方式,努力破解疫情給就業帶來的影響,為高校畢業生開拓就業門路。(6月6日新華網)
\r\n
每一個時代的故事,青年一代無疑都是主角。又到“畢業季”,“高考”與“就業”又是一個抹不開的話題。相關調查數據顯示,截至4月中旬,2022屆有求職計劃的應屆畢業生中,有46.7%已獲得工作邀約,數據低于2021年。高校畢業生規模創新高,加上疫情等因素,讓今年的高校畢業生面臨較為嚴峻的就業形勢。面對就業“大考”,在《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》提出,要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,強化不斷線就業服務,簡化優化求職就業手續,著力加強青年就業幫扶,這就需要用好新招實招為就業護好航。
\r\n
敞開機遇之門,才能讓每個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、夢想成真的機會。而與此同時,正如相關專家表示,對大學生而言,職場是陌生的,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適合哪個方向或未來可能從事什么方向的職業,因此也缺少對自己職業規劃的布局。再者,就業和應聘存在誤區,如一些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善,導致求職者不容易匹配到期望公司;薪資的真實性,一些企業掛的薪資標準都是一個區間,往往實際薪資只是區間的最低值,最高值數字只是吸引求職者掛的“羊頭”而已等。可見,勞動報酬、工作機會、就業環境、社會保障等,都是不容忽視的。
\r\n
就業是民生的重中之重,是最大的民生。就業與收入,影響著年輕一代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具體來講,要看就業質量的高低,先要看就業機會獲得的難易。如果大量高校畢業生得不到就業機會,即使少數人就業狀況很好,整個社會的就業質量也不能說好。近些年,各地出臺了一系列就業創業支持政策,促進了新就業、新動能蓬勃發展。除此之外,還應進一步拓展傳統優勢行業的就業空間,比如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,通過延伸產業鏈條、優化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,創造更多技術管理和服務就業機會。
\r\n
圍繞難點、痛點、堵點實現“點點擊破”,以無微不至的服務和接地氣的細化措施緊緊跟上,用“創”和“闖”來激活全盤,突破發展中的瓶頸,才能更好的發揮合力,為高校學生創新創業保駕護航。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,提高培訓針對性、實效性,提升勞動者素質,同時鼓勵創業帶動就業,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;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業服務,適應勞動者多層次就業需求;破除妨礙勞動力、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,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,著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,促進社會和諧。
\r\n
就業穩則人心安。答好高校畢業生就業“大考”,清理各種就業障礙,放寬創業領域,降低創業門檻,簡化就業手續,幫助勞動者化解就業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難題,并加快建立以勞動者自主就業為主導、以市場調節就業為基礎、以政府促進就業為動力的就業機制,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,定能讓更多的勞動者獲得感滿滿,并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
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:"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"、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、"益陽電視新聞網"的所有作品(如文字,圖片和音、視頻稿件),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
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: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,違者追究責任
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
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,請及時和我們聯系。新聞糾錯:80085816@qq.co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